3月26日 星期一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内蒙古艺术学院首页
首页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 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8-06-08 13:39:2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开幕式现场.jpg

 

2017年7月10日至12日,由内蒙古艺术学院主办,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艺术杂志社承办,内蒙古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会、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蒙汉杂居区的音乐与文化认同”课题组协办的“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艺术学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围绕音乐与认同议题展开,旨在通过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跨学科之间的对话,将认同议题进行整合性研究与思考。

本次会议汇聚了海内外相关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会议的代表,既有长期从事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一批具有前沿意识,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分别来自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复旦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扬州大学、西南大学、西安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以及民族艺术杂志等。

如今认同问题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热点,整场会议学术氛围浓厚,气氛热烈,专家学者们从自己的专业视角对音乐与认同提出了新的想法与独到的见解。开幕式于7月11日8:30在内蒙古艺术学院小音乐厅举行,由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苗金海主持,内蒙古艺术学院院长黄海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王建民在开幕式上致辞。

 

 内蒙古艺术学院黄海院长.jpg

内蒙古艺术学院黄海院长

 

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jpg

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苗金海.jpg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苗金海

 

本次研讨会分为三个单元:主旨发言、中青年论坛及圆桌会议。主旨发言分别由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潘蛟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刘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关凯教授、中国音乐学院杨红教授、厦门大学周显宝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宋瑾教授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巫达教授担任。

 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jpg

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jpg

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潘蛟教授.jpg

中央民族大学潘蛟教授

 

上海音乐学院刘红教授.jpg

上海音乐学院刘红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关凯教授.jpg

中央民族大学关凯教授

 

中国音乐学院杨红教授.jpg

中国音乐学院杨红教授

 

厦门大学周显宝教授.jpg

厦门大学周显宝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jpg

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jpg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

 

中央音乐学院宋瑾教授.jpg

中央音乐学院宋瑾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巫达教授.jpg

中央民族大学巫达教授

 

本次会议设中青年论坛两个会场,第一会场在万立国际酒店17层2号会议室召开,由11位学者以各自的田野个案为例,围绕会议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分别是来自内蒙古艺术学院苗金海教授的《“敖包文化圈”内的鄂温克族音乐文化建构与认同》、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教授的《村寨、认同与歌舞——以川西高原嘉绒藏族“铠甲舞”为例的研究》、内蒙古艺术学院魏琳琳博士的《蒙汉杂居区四胡演奏与族群认同研究》、河北师范大学赵书峰教授的《移动的边界 身份的“变色龙”——冀北丰宁满族“吵子会”音乐认同变迁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崔玲玲副教授的《多语境下的德都蒙古族音乐使用与文化认同》、内蒙古师范大学张宝成教授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内蒙古艺术学院杨玉成教授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表述——从“中国蒙古族呼麦”说起》、扬州大学杨殿斛教授的《文化濡化与身份认同——西南黔中长顺青山屯堡地戏的人类学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李红梅教授的《国家在场视阈下成吉思汗祭仪仪式音声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内蒙古艺术学院哈斯巴特尔博士的《声音的边界——西蒙古跨界族群多声音乐及其认同》、内蒙古师范大学佟占文副教授的《文化认同与部落边界——科尔沁音乐文化的特性及生存空间》。

 

内蒙古艺术学院苗金海教授.jpg

内蒙古艺术学院苗金海教授

 

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教授.jpg

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教授

 

内蒙古艺术学院魏琳琳博士.jpg 

内蒙古艺术学院魏琳琳博士

 

河北师范大学赵书峰教授.jpg

河北师范大学赵书峰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崔玲玲副教授.jpg

中央民族大学崔玲玲副教授

 

内蒙古师范大学张宝成教授.jpg

内蒙古师范大学张宝成教授

 

内蒙古艺术学院杨玉成教授.jpg

内蒙古艺术学院杨玉成教授

 

扬州大学杨殿斛教授.jpg

扬州大学杨殿斛教授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李红梅教授.jpg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李红梅教授

 

内蒙古艺术学院哈斯巴特尔博士.jpg

内蒙古艺术学院哈斯巴特尔博士

 

内蒙古师范大学佟占文副教授.jpg

内蒙古师范大学佟占文副教授

 

第二会场在万立国际酒店17层贵宾室2号召开,由12位学者发言,他们分别来自于西南大学胡晓东副教授的《民歌的地方音色与文化认同——以重庆綦江汉族民歌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贺宇副教授的《部落传统与行政区划双重认同下的地方民歌与民歌手——以杭哈民歌、民歌手为例》、西安音乐学院宁颖博士的《族群·疆界·认同:中韩跨界语境下延边朝鲜族“盘索里”传承支脉溯源》、中央音乐学院董宸博士的《音乐文化认同的“多元一体”构成——以南川佛教诵经音声分类体系为例》、上海音乐学院顾雨晴硕士的《仙亦或俗?——“曹谱”的身份认同》、内蒙古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包青青的《“三维表述”中的莫德格长调演唱》、浙江音乐学院张林博士的《音乐建构、文化认同、认同差序、历史心性——以新宾“满族传统仪式音乐”为例》、内蒙古大学在读博士李佳音的《科尔沁英雄史诗的认同表述转变》、中国音乐学院在读博士李巴达拉胡的《音乐文化中的族群与认同——非遗语境下的布里亚特部舞台展演》、上海音乐学院吴思雨硕士的《朱勤甫及其鼓技研究——对其身份转变与社会认同关系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张凡的《音乐·符号·认同——小议马头琴艺术是如何建构文化认同的》、内蒙古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宋雪微《民间传承人的身份变迁与自我认同——以蒙古族四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伊丹扎布为例》。

 

西南大学胡晓东副教授.jpg

西南大学胡晓东副教授

 

内蒙古师范大学贺宇副教授.jpg

内蒙古师范大学贺宇副教授

 

西安音乐学院宁颖博士.jpg

西安音乐学院宁颖博士

 

中央音乐学院董宸博士.jpg

中央音乐学院董宸博士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顾雨晴.jpg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顾雨晴

 

内蒙古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包青青.jpg

内蒙古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包青青

 

浙江音乐学院张林博士.jpg

浙江音乐学院张林博士

 

内蒙古大学在读博士李佳音.jpg

内蒙古大学在读博士李佳音

 

中国音乐学院在读博士李巴达拉胡.jpg

中国音乐学院在读博士李巴达拉胡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吴思雨.jpg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吴思雨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张凡.jpg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张凡

 

内蒙古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宋雪微.jpg

内蒙古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宋雪微

 

7月11日19:30在内蒙古艺术学院小音乐厅举办了“内蒙古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传承教学与研究工作展示”展示会。展示会由内蒙古艺术学院杨玉成教授主持,分别由音乐学系中青年教师哈斯巴特尔、姜晓芳、乌兰其其格、侯燕、其勒格日、魏琳琳及在读博士李佳音对整体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向各位专家学者做了分门别类地汇报。之后,由学院呼伦贝尔传承班、安达班学生做了展演。

 

展示会现场.jpg

展示会现场

 

7月12日10:30在万立国际酒店17层2号会议室召开了圆桌会议,由内蒙古艺术学院杨玉成教授主持,会议就“少数民族音乐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和“蒙汉杂居区传统音乐与蒙汉文化关系”两个议题在诸多专家学者之间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圆桌会议上诸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不同的学术见解碰撞出火花,将本次会议推向了高潮。

圆桌会议现场.jpg

圆桌会议现场

 

圆桌会议现场1.jpg

圆桌会议现场

 

闭幕式于7月12日上午11:40万立国际酒店17层2号会议室举行,由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务科研处苗金海处长代表音乐学院院长李世相主持。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张宝成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教授以及西南大学胡晓东副教授分别代表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中青年论坛两个会场作了学术总结。本次会议发言议题基于田野实践基础上,以新的学术视角看待音乐与认同,注重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以及其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试图缩小学科之间的边界以达到技术、文化层面的共识。会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就音乐与认同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增进了学科之间的对话,为认同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理论视角与人文关怀。

内蒙古师范大学张宝成教授1.jpg

内蒙古师范大学张宝成教授

 

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教授1.jpg

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教授

 

西南大学胡晓东副教授1.jpg

西南大学胡晓东副教授

 

1.jpg